东营盐碱地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投产,助力千户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

东营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5-07 16:13:26 评论:0
东营盐碱地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投产,助力千户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

近年来,我国在新能源和生态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。近日,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正式投产,该项目不仅有效利用了盐碱地资源,还助力当地千户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典范。

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,拥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。然而,由于盐碱地土壤贫瘠,植被覆盖率低,长期以来,这片土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东营市积极探索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。

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便是其中之一。该项目以光伏发电为动力,将盐碱地转化为高效农业用地。在盐碱地上铺设光伏板,既可发电,又能为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提供生长环境。碱蓬具有耐盐碱、抗风沙、净化土壤等特点,其种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,还能改善生态环境。

据悉,该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,占地约1000亩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千瓦时,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。同时,项目还将带动周边1000户贫困户实现年增收8000元。

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的成功投产,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:

1. 政策支持:我国 *** 高度重视新能源和生态农业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。东营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,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2. 技术创新: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碱蓬种植技术,提高了项目效益。同时,项目团队还不断优化种植模式,提高碱蓬产量。

3. 产业融合:项目将光伏发电与碱蓬种植相结合,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。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降低了生产成本,增强了项目的可持续性。

4. 社会效益显著:项目不仅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,提升了区域形象。

总之,东营盐碱地“光伏+碱蓬种植”项目的成功投产,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、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相信我国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,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东营新闻网集新闻、政务、民生、文化于一体,以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全方位资讯,打造东营市民“指尖上的城市指南